克瓦斯

导航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正文

苏联为何放任东西德国统一?

阅读:75

苏联为何放任东西德国统一?

它倒是想满世界插满红旗,奈何实力不允许啊

众所周知,德国是战败国的身份,二战后被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所以,德国能不能统一,德国人说了不算,关键要看占领国的态度。也就是美、苏、英、法这四国的政治态度。

那么当时德国统一时,四个占领国的态度如何呢?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

法国——原本坚决不同意!但是德国给了点好处,然后就同意了。

当德国传出要统一的消息后,法国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的。至于反对的原因,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普法战争、二战,法国都被德国一通蹂躏,尤其是二战的耻辱,对于当时经历过二战的很多法国人来说,都是历历在目的事情。更要命的是,没有统一的西德,无论是在人口、经济、还是工业产值上都比法国要高出一头,这要是让东西两德再统一了,法国这个二战之后的欧洲大陆霸主哪里能接受

于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在公共媒体面前公然的发表了反对德国统一的讲话。他说:

德国统一进程的加速确实是非常危险的。目前所发生的事情正在使我们准备法、英、苏联合对付德国的新的同盟,如同1913年那样。你们将有9000万人口,但苏联将转向我们,你们将被包围

密特朗总统说的这话,相当的直白了。就是说如果德国人敢统一,法国就牵头,联合英国对付法国。并且苏联也不会坐视不理,就像当年的二战一样,法国、英国、苏联三国联军共同对付德国

额外插一句,密特朗当年参加过二战,是法国抵抗组织的积极分子,曾经在纳粹的集中营待过,属于二战老兵。


只不过,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法国人的江湖地位已经日落千丈了。当时最有话语权的国家是美、苏,冷战下,所以尽管法国非常想显示存在感,但根本没人拿它当根葱。

德国总理科尔看到了法国人的弱点:想当欧洲老大,但是没人搭理

便主动说服法国,给了法国一些好处。比如德国同意在统一后,将来在使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时,让欧元对法国是一个较强势的货币,让法国的工业品和商品也因此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此外科尔还同意,如果未来组建独立于美国控制之外的欧洲军队时,军队的指挥权也交由法国来领导

法国受了德国的抬举,再加上法国本身也单挑不了美苏两个巨无霸,就同意了德国提出的建议。在此之后,法德抱团,在欧洲的国际话语权提高了不少。前些年英国人忍无可忍,退出了欧盟。

基于以上,尽管历史因素让法国人有一万个不愿意,但现实的无奈情况以及德国人的主动抬举,最后密特朗还是同意,并且欢迎了德国的统一。

密特朗(左)、科尔(右)



英国——最坚决的反对者,比法国更坚决。但是大哥美国不反对,英国最终也同意了。

英国原本跟法国都是世仇,只不过因为德国崛起,才让这两个破落户摒弃前嫌,走到了一个战壕。但是,德国俨然又要崛起,并且还跟法国眉来眼去,要搞什么欧元区、欧盟组织、欧洲军队,这就让英国不能忍了。

当时的英国首相是著名的撒切尔夫人,她的火爆脾气很多人说知道的。所以当法国极力反对德国统一时,撒切尔也在公共媒体面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让德国人控制局势,那么他们就将统治东欧。这是不能接受的!其他国家应当联合起来避免这种事态的发生!

说实话,撒切尔夫人说的这话,也是非常不客气的。我不知道当时德国人听了之后是什么心态,但是如果是我,一定很生气。因为按英国人逻辑,德国是不是就不配崛起和统一了?是不是就要一辈子都要给英、法当低眉顺目的小弟了?

并且,撒切尔在发表讲话后,还@了意大利总理安德烈奥蒂。这位黑手党出身的意大利总理说话更直白,他说:

面对德国问题,苏联应该用坦克进行镇压,这里可以使用武力,只要能够防止德国统一,这都是可以的。

据说德国总理科尔在听到撒切尔和安德烈奥蒂的讲话后,心都凉了一大截。这尼玛平时都是好哥们、好姐们,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翻脸不认人了呢!

不过科尔毕竟是老政治家,他心里很清楚英国人的底气——不就是抱美国大腿么?只要美国美意见,英国人也不会有意见。

于是德国的统一,点头权就转移到了美国人的身上。


美国——高高在上,无所谓。

当德国找到美国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的态度非常简单:只要统一后的德国不加入华约组织,不退出北约,不倒向苏联,美国人就支持德国统一

美国人果然是老狐狸,一下子又把德国统一的皮球踢到苏联那边了。因为东德作为华约的成员国之一,苏联人能眼看东德被西德抢去吗?

科尔为了换取美国对他的支持,表示:苏联那边我去搞定,不用大哥操心。并且只要德国统一了,统一的德国将会继续保留在北约的框架内,并且统一的德国将会成为欧洲安全防卫的中坚力量。为美国分担更多的防卫负担

因此,美国也就没有意见了。毕竟美国在地缘上与欧洲太遥远,德国对美国本土造不成安全威胁。再加上美、德两国体量的巨大差距,美国人并不认为统一的德国会破坏美国主导的国际稳定局势。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就放在了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身上了。



苏联——有心无力,加上西德大出血,苏联最终坦然同意。

在西德上蹿下跳,谋求统一时。东德的领导人是非常担心的,比如当时东德领导人昂纳克就给戈尔巴乔夫打电话,要求苏联支援东德,并惩罚匈牙利(当时匈牙利开放了两国边界,导致大量东德人出逃)。但是由于苏联当时的经济问题,戈尔巴乔夫认为应该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尤其是武装干涉,允许这些国家走他们自己的路。便拒绝了昂纳克的呼吁。

因此,面对德国的统一,苏联当时是典型的有心无力。戈尔巴乔夫希望与欧洲和好,不再搞冷战。这样既可以适时从东德脱身,还可以拉近苏联与西方的关系,让苏联的经济不再那么苦难。

并且西德也很懂规矩,及时的向苏联缴纳了足够的诚意:首先,西德同意减免苏联所欠西方外债中的欠西德的数百亿美元外债,这几乎占了苏联所欠西方国家外债的一半;其次,西德同意支付从东德撤回国的十几万苏军的搬迁费用和回国后的营地及家属安置建设费用,共计约几十亿美元。另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比如说,西德答应为苏联免费制造三颗通讯卫星等

这些花销加在一起,相当于现在几千亿美元的费用。西德为了能和平统一,可谓是砸锅卖铁了。

并且还有更关键的一点:西德承诺放弃对曾经德意志的故土,比如波兰北部、加里宁格勒地区的领土要求,以换取苏联对东德的控制。这也是大出血了,相当于放弃了自己国家的“龙兴之地”。



如此一来,苏联也就不再干涉德国统一。西德领导人科尔最终也成功说服了四大占领国中的三国,而至于英国,尽管不愿意,但也只能听着“老大哥”美国的安排了。

为了进一步消除统一德国对于世界安全的问题顾虑。科尔还承诺,统一后的德国不用拥有生物武器、核武器和化学武器。寄以让英国人放心。

但是,英国人还是不放心。在具体召开德国统一的谈判时,英国人又拉着法国想暗地里搞点小动作,比如建议美、苏、英、法四国讨论德国统一问题,而德国没资格参加;再比如建议将德国统一问题交欧共体讨论,让十三个欧共体国家一起讨论,然后再撺掇波兰人反对,把会议搅黄等小动作。总之就死不放弃,一定要把德国统一给搅黄。不过这些小动作都没有得逞。

1990年9月12日,美、苏、英、法四个占领国和东西德代表在莫斯科签订了4+2的《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根据条约,美苏英法四国放弃在德国拥有的特权,统一的德国获得了完全主权。当年10月3日,东德政府解散后,正式加入西德,德国统一。

两德统一后,过了一个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辞职卸任,从首相位置上退了下来。她离开政坛后,法国总统密特朗就尴尬了。如果早知道是这个结局,他当初何必要德国死磕哦。为此,密特朗就说了一句非常自嘲的讲话:

我干吗要同科尔吵架呢?这么一来,我就会被完全孤立起来。

又过了一年,苏联解体。分裂成了十五个心怀鬼胎的国家,并且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还搞了所谓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的经济瞬间倒退了十几年。于是,那把悬在西欧人头上将近五十年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就这么消失了。

首先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无能,苏联能够让这样的人当选最高领导者。实在是苏联的不幸和世界人民的幸运。当然,苏联已无力阻止德国的统一。

在前苏联六个卫星国里,东德的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经济水平都是第一位。但八十年代末期,东德经济逐渐衰退,来自苏联的援助也日益减少,东德发生动荡。在89年8月,匈牙利解除边境限制。上万的东德人通过捷克进入匈牙利,然后经奥地利进入西德。导致东德的人口急速极速降低。当年十一月柏林墙倒塌。十二月,东德政府解散。实行多党制。当时东德高层的意思是依旧保留东德,但东德社会和老百姓不干。他们高呼:“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是一个国家!统一之声高涨。而此时的德国总理科尔表现出了大政治家,大战略家的能力。他立即宣布:德国只能统一。随即他联系东德高层的统一派系开始接管东德政府机构。

而此时最不希望德国统一的居然是德国最亲密的盟友法国(看来在国家利益面前一切都是虚幻)。英国就是搅屎棍。美国倒无所谓。法国总统密特朗前往东德苏联商讨对策阻止德国的统一。但苏联居然没有任何规划。对于戈尔巴乔夫的作为,简直了,用密特朗的话说就是,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俄罗斯会这样的的主人。

在关于德国统一谈判的中,英法希望搞不利于德国的4+0方案,但戈尔巴乔夫则完全倾向于德国方案。唯一的要求就是德国统一后不加入北约(幼稚的可以)而戈尔巴乔夫之所以倾向于德国,一是因为要甩包袱。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二是争取德国的援助进而与德国结盟。因为戈尔巴乔夫认为德国一旦统一必然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就算摆脱,德国也一定不会和苏联结盟)。可以说,在国际大战略布局上,戈尔巴乔夫太无知,太无能。就戈尔巴乔夫个人而言,能让美英法都反对,去恶心他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当然,这时候的苏联实力已是江河日下,戈尔巴乔夫最无奈下的选择,应该说,也是当时一个比较适合的选择,这也是德国至今都感激俄罗斯和戈尔巴乔夫的原因。再就是德国统一是德国上下一致的愿望。为此,科尔一次性给予苏联200亿马克的无息贷款。同时,德国总理科尔决定向苏联特别价格向苏联供应数万吨的牛肉,猪肉、黄油、奶粉和奶酪。由此也可见戈尔巴乔夫治下的苏联穷困潦倒到了何等地步,和乞丐也没有啥区别了。

在政治上,虽然英法(尤其是法国)竭力阻止德国统一,但德国总理科尔表现出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告诉法国任何阻止德国统一都是不可饶恕的。在东德宣布,原东德民众的东德马克可以按1:1的比例兑换西徳马克,这样虽然科尔政府复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但迅速安定和收复了东德的民心(对比一下老蒋光复南京的做法)这就叫成大事不计小费。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1990年9月12日,英、法、美、苏四国和两德外长在莫斯科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德国承诺放弃对现有领土以外的领土的要求,放弃制造、运输、拥有和控制核武器、生物武器及化学武器,不允许外国在东德领土上驻军,由此两德在分裂40多年后再次实现统一。 2005年6月,因为在德国统一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德国统一委员会向戈尔巴乔夫颁发“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因为当时的东德给了苏联一个永远无法拒绝的利益,再加上当时的苏联自身状况出了一点点小的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办法顾及太多了。

大家都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对于当时的纳粹德国以及日本进行了强有力的控制。

其中以德国最为直接把整个德国分成了4份,分别由当时的四大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分别占领。

毕竟第2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主要参战国家当中,贡献力量最大的也就是这几个国家了。

但是当时出于政治的需要,也出于美国平衡,欧亚大陆平衡苏联与欧洲之间的关系最终由美国,法国,英国控制的德国合在了一起,成为了所谓的西德。

而当时除了西德之外,与西德站在对立面的就是东德,也就是东西两个德国,德国自此开始一分为2。

在中国的数10年时间里面,世界上的4个强大国家在德国这片小小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场你来我往的混战。

而在此基础之上,苏联把德国看成了自己的桥头堡,一个劲儿地在宣传苏联政策的优势,同样的道理,美国也是如此。

只不过当时的东德意识到了一股危机,准确地说是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遇到了危机,什么危机呢?是西德在上蹿下跳。

当时西德的主要目的和诉求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德国,并且西德还巧妙地把法国英国和美国全部都搞定了。

接下来只需要搞定苏联,那么由西德出兵控制东德,东西两个德国合二为一,似乎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当时的东德抓紧时间找到了苏联的实际负责人,戈尔巴乔夫明确表示如果苏联再不出兵,东德再不给东德点帮助和扶持的话,真到了那一天,东德可能到头来什么都没有了。

可戈尔巴乔夫对此的表态却异常冷静,戈尔巴乔夫字里字外的意思就是你们自由发展就行了,苏联不应该给你们过多干预,苏联要对你们秉持尊重。

苏联说这句话其实是非常诡异的,因为苏联本就控制着东德现在可倒好,让人家东德自己发展去,那还能发展个毛毛虫。

再加上当时有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匈牙利开放了边境口岸,有人就说了匈牙利开放边境口岸和德国有什么关系呢?

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我们打开地图来看一下的话就不难发现,如果匈牙利开放口岸那么东德就会有大量的人员可以外出逃跑。

如果对东德不满意或者怎样怎样而以此带来的直接损失就是东德流失了大量的高级人才或者高等知识分子或者高级富翁,这些人才的流失对于东德的打击来说是致命的。

当时东德明确表示要么你给我武装支持,要么你就得制裁匈牙利。

而当时苏联那边仔细研究了好长一段时间,最终决定要减少对东欧国家的内政干涉,尤其是武装干涉。

同时苏联还说了欧洲各个国家尤其是东欧这些国家,其实应该发展一些自己的道路,于是直接拒绝了东德的请求,所谓的发展自己道路说的再简单直白一点,那就是当时的苏联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再发生一两件巧合的事,以当时苏联的战争本态来说,还是有可能引起新一轮战争的。

可是问题怪就怪在这里了,当时的西德情商特别的高,西德敏锐的发现了一次战机,如果这一次能够巧妙的让苏联不横加干预的话,那么对于当时的德国,两个德国合二为一似乎没有那么困难。

所以当时的西德直接找到了苏联的直接负责人,并且给予了苏联一大堆好的事情。

因为当时苏联的经济出现了问题,欠下了大量的外债,所以西德直接说了,你早些年不是欠了我的钱吗?现在这些钱我全都不要了。

据当时数据估计应该是有数百亿美元左右,而这个数据达到了当时苏联欠欧洲国家外债的一半以上。

这就相当于是赔本赚吆喝,西德只用了这一点手段,从经济角度就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更重要的是,现在德国那边不单不要钱,而且还给钱。

西德那边直接就说了,如果咱们的苏联士兵想要搬家,或者因为搬家问题导致的十几万苏军的安家费,也全部都由西德统一支出。

在这里说一下,为什么会出一个搬家费的问题,其实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东德驻扎着大量的苏联士兵,而这些苏联士兵如果撤离东德的话,就会触及到一系列的经费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合作项目,比如给苏联某些战争成果或者给苏联某些优惠,这些东西合计在一块的话应该有个几千亿美元的费用,但具体数据有多少咱不知道。

但是即便如此,当初的苏联还是比较犹豫的,因为苏联有更多的顾虑,那就是领土问题。

因为苏联在攻入德国之后,其实控制了德国原本的大量土地以及周边国家的土地。

而当时西德就明确说了,我们将会放弃德意志原有的领土。

比如波兰西部再比如加里宁格勒,这些地方的领土我们全都不要了。

那为什么西德会丧失如此多领土的主权或者主动丧失呢?因为当时的西德已经意识到了,如果自己再敢打这些地盘的主意,那么非但苏联容忍不了自己,估计就连整个欧洲和美国都容忍不了自己。

反正自己已经不需要了,或者短期之内压根拿不到,既然也拿不到,那就不如大大方方的直接不要了,以此还能获得一个好名声。

西德的说法果然戳中了苏联最后一根软肋,苏联当时心里想的是德国既然已经决定不要这些领土了,那么他愿意统一就统一去吧,由他去吧。

所以当德国搞定了苏联之后,两个德国统一再也没有任何障碍。

那当时不是还有其他三个国家控制西德吗?那这三个国家也没有反对意见吗?

答案是,还真的没有。

以当时美国为例,美国对于德国的态度就是你愿意咋地咋地,愿意统一就统一,不愿意统一就不统一。

但是只有几个要求,统一之后的德国,不能全面倒向苏联,而且还必须留在北约内部,只要这样我就支持你。

对于这些事情来说,德国好像压根没什么感觉,本身就是这个样子,难道统一之后我就改变国家性质了,肯定不可能啊。

所以苏联同意之后从美国的角度出发,美国是最无关紧要的,相当于是在旁边看热闹,你们愿意干啥就干啥。

而当时的英国态度比较强硬,最开始的时候英国是持反对态度的反对态度甚至比较极端。

就比如当时的英国女王就说了,如果东西两个德国真的成为了一个统一国家的话,那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灾难。

在当时有两个明显的点,其一是英国也希望欧洲大陆能够实现力量的军事平等,现在德国被一分为2了,法国做大做强了,那么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然后把英国排除在外英国就会有危机感。

此外,英国当时的实力已经远不及美国了,而且自己的老大哥都已经说了,支持东西两个德国统一,那作为小哥们的英国,自然而然的态度再强硬也不好使。

当时的法国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是既开心又不开心,一方面法国真的不希望德国能够成为统一德国。

毕竟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的恩怨,那可是从一战打到二战的,两个国家不能说老死不相往来,但也相差不多。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在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在此背景之下,法国也迫切地希望通过增强欧洲人的影响力,因此来摆脱美国的控制,走自由独立自主的路线。

所以在面对当时德国有可能统一的前提之下,法国表现出来了极端的复杂矛盾情节,但最终法国还是表示了支持。

因为如果德国能够统一,然后再由法国和德国牵头搭线,那么欧洲的话语权就会迅速提升。

也就是说法国其实做了一个万般无奈的选择,这个选择原则上来说只能2选1,要么让德国统一起来帮助自己做大做强,欧洲这块蛋糕要么就看着德国分裂下去,同时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在两者比较之下,法国只能选择损失最小的或者利益最大的那一家。

当法国,英国,美国和苏联这4个国家对于德国统一都没有表达出太过强烈的反感或反对意见时,其实这件事情就已经成了。

德国不需要再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脸色了,说独立那就得抓紧时间短平快的独立。

从后期的发展战略来看,德国也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巧妙的时间端口。

如果当时德国没有独立的话,或者德国如果没有合并成为一个国家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发展还真未必能发展成什么样子。

87年5月28日,苏联全民边防日,西德青年鲁斯特驾使着民用小型飞机突破了貌似非常强大的苏联防空体系,令人惊讶的出现在莫斯科红场,震惊了世界,事后苏国防部长和大批军队高官被处罚免职,但当事人鲁斯特仅被苏联当局轻判了入狱4年!几个月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出了一本书《改革与新思维-为我国和平全世界而作》,被世人称为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戈因此获得了1990诺贝尔和平奖!

新思维的中心主题,就是苏联准备政经体制改革,结束多年华约与北约的冷战模式,在新思维的主导下,华约阵营纷纷结束了亲苏模式,波兰的团结工会瓦文萨,苏联前加盟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独立成功,做为民主德国的领导人昂纳克一度曾被阵营老大戈尔巴乔夫指责—思想僵化不主动改革;反观联邦德国,欧州最大的经济体,苏联经济改革需要的头号财主,苏联工业体系改革需要联邦德国的工业技术,经验,财政上需要西德马克的借款!西德是惹不起改革伙伴,东德是僵化的改革的包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鲁斯特可以轻判;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能够成功独立;东欧巨变,波兰亲西方的瓦文萨可以当权!东德被西德合并。因为苏联当时并不反对…

标签

苏联放任东西德国统一


相关文章列表

德国统一后,东德军队为何消失?揭秘苏联模式的疑云

德国统一后,东德军队为何消失?揭秘苏联模式的疑云

上世纪末苏东局势骤然变化,令全世界眼花缭乱。很多东欧国家改旗易帜,有的国家分裂。但只有东西两个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统一也是东欧剧变的一个典型案例,标着西方阵营的胜利。德国统一后,那支以苏联模式打造的东...


为什么苏联能打败强大的纳粹德国,却打不下弱小的阿富汗?

为什么苏联能打败强大的纳粹德国,却打不下弱小的阿富汗?

谁说没打下?真实情况是轻松拿下。进入的第一个月就实现了占领目标。关键是呆不安稳,折腾了十年,实在没办法维持下去,只好撤军。二战中如果美国不向苏联递刀子,苏联不可能打败强大的德国。正如现在一样,美国不向...


二战中,美国为什么不在苏联和德国两败俱伤后,对苏联采取军事行动?

二战中,美国为什么不在苏联和德国两败俱伤后,对苏联采取军事行动?

二战后,苏联军力为欧洲最强甚至比当初德国更强憾,横扫欧洲也是轻而易举,美国虽然强大但远离战场鞭长莫及,只能望洋兴叹。如果不是美国有原子弹,整个欧洲可能姓苏了。美国有没有这个想法不得而知,但是二战的走向...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如果不进攻苏联,而是巩固欧洲会怎样?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如果不进攻苏联,而是巩固欧洲会怎样?

如果德国不和苏朕′战争,那欧州现在只有一个国就是德国。任何事情都是不能根据自已意志行事的,如果不进攻苏联,苏联反过头来也会攻击德国。巩固欧洲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吗?背可能半个欧洲是德国的?如果?没有如果,...


纳粹德国究竟是想先灭英法,还是先灭苏联?

纳粹德国究竟是想先灭英法,还是先灭苏联?

这个问题还是问题吗?不是有历史吗?看看不就知道了?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廖耀湘说过一句名言:战争有着自己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扭转的。德国客观的地理位置以及该国国情,决定了他必须先消灭英法,再对付苏联...


如果没有希特勒,苏联会不会取代纳粹德国的位置发动二战?

如果没有希特勒,苏联会不会取代纳粹德国的位置发动二战?

很难说如果希特勒没有在德国掌权会发生什么,因为有许多因素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然而,苏联不太可能取代纳粹德国成为这场战争的侵略者。 虽然二战前苏联当时也算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强国,但它在第一次世界大...


友情链接